从“全民慈善”到“以商养善” | |
从“全民慈善”到“以商养善”
从“全民慈善”到“以商养善”2016-3-22 13:45:22 来源:新民周刊
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傅莹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其中,慈善法草案提请大会审议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傅莹认为慈善法分量很重,是我国慈善事业建设的第一部基础性和综合性的法律。 采访安排在3月5日,也就是傅莹谈慈善法草案的第二天下午,记者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北京某茶馆,然而推开门,两个人四目对视的一瞬,却都“笑场”了,钢子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和三年前相比,我又胖了一圈是吧?”“但是你的霸气却似乎更足了!”记者笑答。 钢子说,自己的这种“霸气”源自三年来的成绩,尤其是钢丝善行团迄今“零负面”的评价,以及“以商养善”推行大半年以来的成效,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按照约定,钢子的身份保持一如既往的神秘,“我个人并不重要,咱们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我要做的慈善事业上去!” 他与记者分享了钢丝善行团目前的发展现状与正在做的事情。钢子介绍,钢丝善行团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次蜕变,从创建之初美丽的“意外”,到现在逐渐的正规化、制度化,走过了三年多不平凡的时间。 为什么说钢丝善行团的创建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呢?这还得要回到钢丝善行团的由来,在微博这个社交平台出现之前,钢子一直以捐赠者的身份行善了十多年,微博出现后,钢子的捐赠行为达到了巅峰,也正是在那期间,他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捐赠方式,获得了“补齐哥”、“傻捐哥”等各式称号。 钢子豪捐,迅速成为“网络首善”,他在网络上单笔捐款超百万的纪录至今未被打破。这个过程中,钢子出现了追随者,这些人逐渐统一了称号:“钢丝”。“钢丝”越来越多,这出乎钢子的预料,突然间觉得自己在慈善事业上可以更有作为,因此本着对慈善的热情与对“钢丝”的责任,钢子成立了“钢丝善行团”。 三年前,钢丝善行团成立之初,钢子接受本刊采访,曾公开他定下的三条铁律――第一是永远不设立纳捐账户,钢丝善行团是一个没有账户的组织,不向社会开展募捐;第二是不经手任何善款的使用,这也是为了保证钢丝善行团的纯净性,保证不出现问题。第三是去钢子化。 三年后,再次接受采访时,钢子告诉记者,他已经成功做到了这三点,“我主动放弃了决策权。在所有的跟捐项目上,都是由全国的钢丝善行团管理委员会通过投票决定的,我一个人是决定不了捐款去向的。同时,我也放弃了一些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因为我认为我也是个普通人,我也会犯错误,但是全国33个委员不会犯错误,至少不会在同一时间犯同一个错误。” 因为有了这三条铁律,钢丝善行团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设立了90多个网络分会,注册成员超过了20万人。钢丝善行团管理委员会的33个委员正是由这些分布在全国的“钢丝”投票选出,其中既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府官员,也有清扫马路的底层工人。 对这个名单,钢子并没有决定权。但是在章程上,钢子保留了一票否决权,然而,三年来钢子没有用过一次。就在记者此次采访后的3月11日,钢子第一次动用了一票否决权,并郑重向全体“钢丝”道歉,起因是,钢子向钢丝善行团委员会推荐了一个跟捐的项目,委员们觉得有道理,全票通过,但是钢子却突然觉得自己干预了捐款的去向,他担心委员们是因为对他的个人感情投了赞成票,委员们劝慰他,投赞成票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推荐的跟捐项目确实合理。钢子突然意识到自己没办法扭转这次投票的结果,于是第一次动用了一票否决权,要求委员会撇开他,重新投票决定跟捐项目。 对这一次“干预”跟捐项目的行为,钢子很愧疚,公开检讨并承诺不再发生,尽管“钢丝”们觉得他对自己有点“小题大做”了,钢子却觉得马虎不得。 对章程严苛的执行,换来了钢丝善行团三年来零负面的评价,以及“钢丝”跟捐热情的只增不减。 钢子介绍,在20万“钢丝”中,平均每天跟捐的比例约在1%至3%,每人跟捐1元,大概每天3000元至5000元的跟捐总额。“我觉得能有这个比例很不错了,因为在其他微公益平台上,每天重复参与跟捐的比例还不到0.01%,也就是说,第一次有100多万人跟捐,第二次跟捐的还不到2万次,第三次以及每天捐的人可能也就几个人。” 正因此,钢丝善行团在中国慈善界异军突起,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民间慈善志愿者组织,且一直保持较高的跟捐比例,堪称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钢丝善行团不募捐,只跟捐,发起跟捐的项目是其他有公信力的慈善公益组织、平台审核通过的慈善公益项目。因此,钢丝善行团对我国现存的慈善公益组织是一个很重要的“血库”支持,在中国慈善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接触到钢丝善行团,就再也不用担心善款的持续来源了。” 钢子当初发起“壹起捐”,每个“钢丝”以每天一元钱的方式向钢丝善行团决定跟捐的公益组织项目、个人捐款,当时不少人还不相信小小的一元钱会大有作为,然而,居然很快就实现了,还改变了中国慈善的格局。 2015年,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钢子壹起捐”仅用一天时间,全国的钢丝志愿者就为一名在事故抢险中受伤的消防员筹得了37万多元的善款。 现在,钢丝们确实感受到了平民慈善的力量与乐趣。 而这个队伍的力量每天还在继续壮大。
| |
上一篇 : 福建省将资助四类社会服务项目 | |
下一篇 : 数万名中国孩子因艾滋病失去亲人 生活负担严重 |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