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文化 >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 2024-10-30
  • 来源:

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08月06日 16:25:59| 来源: 新华社 关注:走遍中国网


:注:(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图文互动)(1)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俯瞰芦茨村(7月4日摄)。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有这样一条路――路的一边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溪边苍翠的山坡更让人心旷神怡;路的另一边,整齐划一的民宿一字儿排开,主人们以农家特有的热情接待着山外来客。 “一边是绿水青山,另一边是‘金山银山’。”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如今的“两山大道”并非来得轻而易举,这背后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是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和保护意识渐入人心的长久积累。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08月06日 16:25:59| 来源: 新华社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图文互动)(2)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俯瞰芦茨村(7月4日摄)。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有这样一条路――路的一边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溪边苍翠的山坡更让人心旷神怡;路的另一边,整齐划一的民宿一字儿排开,主人们以农家特有的热情接待着山外来客。 “一边是绿水青山,另一边是‘金山银山’。”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如今的“两山大道”并非来得轻而易举,这背后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是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和保护意识渐入人心的长久积累。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08月06日 16:25:59| 来源: 新华社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图文互动)(3)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拼版照片:上图为芦茨村村民朱金钗(左二)一家在自家开的民宿里合影;下图为朱金钗一家自营的民宿“忆・松树岭”的一间客房(7月4日摄)。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有这样一条路――路的一边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溪边苍翠的山坡更让人心旷神怡;路的另一边,整齐划一的民宿一字儿排开,主人们以农家特有的热情接待着山外来客。 “一边是绿水青山,另一边是‘金山银山’。”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如今的“两山大道”并非来得轻而易举,这背后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是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和保护意识渐入人心的长久积累。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08月06日 16:25:59| 来源: 新华社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图文互动)(4)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芦茨村的“画中阁”民宿(7月4日摄)。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有这样一条路――路的一边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溪边苍翠的山坡更让人心旷神怡;路的另一边,整齐划一的民宿一字儿排开,主人们以农家特有的热情接待着山外来客。 “一边是绿水青山,另一边是‘金山银山’。”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如今的“两山大道”并非来得轻而易举,这背后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是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和保护意识渐入人心的长久积累。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08月06日 16:25:59| 来源: 新华社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图文互动)(5)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芦茨村的综合污水处理工程(7月4日摄)。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有这样一条路――路的一边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溪边苍翠的山坡更让人心旷神怡;路的另一边,整齐划一的民宿一字儿排开,主人们以农家特有的热情接待着山外来客。 “一边是绿水青山,另一边是‘金山银山’。”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如今的“两山大道”并非来得轻而易举,这背后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是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和保护意识渐入人心的长久积累。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2017年08月06日 16:25:59| 来源: 新华社

(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图文互动)(6)浙江桐庐芦茨村:“滤”水“清”山变金山银山

  芦茨村的垃圾资源化利用站(7月4日摄)。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有这样一条路――路的一边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溪边苍翠的山坡更让人心旷神怡;路的另一边,整齐划一的民宿一字儿排开,主人们以农家特有的热情接待着山外来客。 “一边是绿水青山,另一边是‘金山银山’。”富春江镇副镇长华雪芬骄傲地说,“这就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如今的“两山大道”并非来得轻而易举,这背后是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更是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和保护意识渐入人心的长久积累。

  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责任编辑: 李海韵 张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 : 五省农村法治状况调研:乡土中国增添法治亮色
下一篇 : 安庆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