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潘本涛 海城市委改革办副主任 海城市深化农村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潘本涛 海城市委改革办副主任 海城市深化农村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 2024-10-30
  • 来源: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在辽宁省海城市西四镇腹地,坐落着一个不像村的村。占地面积13.1万平方米的社区内,22栋高楼林立,希水新村的1346户、4957口村民就居住在这个新型农村社区里。
面对眼前这个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很难想象,4年前的这里和普通的农村没两样,甚至还是“五年一小涝,十年一大涝”的沿河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村、“山河依旧,面貌未改”的贫困村。
如何使农村面貌发生改变,给农民生活带来变化?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他们找到了答案。2014年,这里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了“土地增减挂钩”示范项目,走出了一条“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改变农村生活环境”的新路子。
如今,由原来的西四村和响水村合并而成的希水新村生态宜居、村容整洁,村民生活富裕,百姓安居乐业。回迁区内划分为居民住宅区、物资仓储区、公共服务区、休闲娱乐区、湖泊景观区五大功能区,除居民楼外,还建有小学、幼儿园、娱乐广场等区域,成为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居住环境改善了,经济条件如何不掉队?希水新村支部书记朱忠良介绍,他们从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入手,制定规划、调整结构,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1000亩、商业门店18个,并利用城乡土地差价征收村集体地上附着物和土地补偿,以村集体增加可经营性资产的方式使希水新村集体资产盈余3500多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同时,希水新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超级稻生产、稻田养蟹、畜禽养殖、服装加工、餐饮服务、农机运输7个门类的产业链,把复耕后的1000亩集体土地通过招商引资、对外流转的方式,全部规划为设施农业小区,发展定位为海城西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高标准示范点。2015年5月,希水新村被农业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授予“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村”。 潘本涛

享受改革红利 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享受改革红利 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俗话说:“故土难离。”希水新村筹建伊始,很多村民对这项改革试点工作并不理解和认同,尤其是村里的老人已经习惯了居住平房,不愿意搬迁到楼房里。
“咱们是农民,搬到楼里住,去种地多不方便!”
“很多地方动迁后,好几年都迁不回来,那我们住哪呢?”
一时间,杂音不绝于耳。
朱忠良记得,当时有一名村民抵触情绪特别严重,为了让他认识到楼房质量好,居住舒适又方便,朱忠良想了个法子:让这名村民去当监工,全程监督回迁房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亲眼所见之后,他兴奋地对朱忠良说:“咱这楼盖得太好了,连外面的商品房都赶不上!”在他的带动下,村民逐渐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希水新村两委班子还作出决策,如果村民能在规定时间内回迁,分到的回迁房面积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8平方米。
就这样,希水新村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动迁工作,创下了当年动迁当年回迁的纪录。
村民们住上了楼房后,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丁大姐说,她染上了城里人爱干净的“毛病”,在大棚里干完活回家后一定要换套衣服;晚饭后,她会在小区里溜溜弯、跳跳舞、健健身、打打扑克,过得像城里人一样。
谈起“上楼”的感想,70多岁的刘大妈笑得合不拢嘴:“特别好,别的村都羡慕咱!像我们这个岁数的哪能想到有一天还能住上楼房呢,还是党的政策好,我太知足了,现在让咱回去咱也不回去了!”
享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如今,希水新村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村民每年的取暖费、物业费、合作医疗费等费用均由村委会承担一部分,村里35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会得到村委会100元的补助。 潘本涛

承担改革试点任务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承担改革试点任务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希水新村所取得的成绩是海城市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
海城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潘本涛介绍,海城市是辽宁省县域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1995年被列为全国县级改革发展试点地区,2014年被确立为国家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4年以来,海城市作为农村改革的“国家级实验室”,共承担了17项改革试点任务,包括3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5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6项农村金融改革、2项创新农村支持保护体系改革,1项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
“在先期的6项改革试点阶段性任务中,海城市一次性高质量通过了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土部的评估验收,土地制度改革有四项立法修法建议被采纳写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在原有6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基础上,海城市又成功争取了11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并对全市今后5年农村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出台了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全面开启了海城第三轮综合改革。”潘本涛透露。
潘本涛表示,农村改革的成功使得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今年,我们通过各项改革试点获得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等六个项目资金共2.13亿元;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海城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量大的优势将充分凸显,目前确定可入市511宗、356.7公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要素保障。”
“下一步,海城市将按照辽宁省、市委关于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全力以赴,扎实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纵深推进海城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在东北率先形成体系完备、充满发展活力、有利于新动能蓄积的县域经济市场化新体制机制。”潘本涛说。
上一篇 : 马金华 如皋市委常委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加速推动如皋氢能社会建设
下一篇 : 吴惠芳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 谋求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 开启全面乡村振兴新征程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