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交流 > 人物访谈
人物访谈

徐谷青 让开化根雕做下去、传下去、走出去

徐谷青 让开化根雕做下去、传下去、走出去

  • 2024-10-30
  • 来源:

要出好作品,就不能做个‘凡人’

要出好作品,就不能做个‘凡人’ 我自小在大山里长大,触目所及都是树木、树根,我对“根”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从小我就喜欢看树根,研究它,摆弄它,对我来说,根雕不仅是一种艺术,他更像我的伙伴,我的恋人,我的知心朋友。
根雕是美的,美在巧夺天工,美在文化传承,而创造一个美得“勾人心”的作品,对每个根雕艺术家都是考验。我们做根雕的要会“玩根”,整根雕刻经常会少些“灵魂”,反而越是残废、腐烂的树根,越是值得玩味。充分想象,因材施艺,用变废为宝的能力,赋予树根第二次生命,这样的根雕作品才是“活”的。
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们多是另类、执拗甚至疯狂的。有好的不用偏用残缺的,有机械不用偏要一点点用手工打磨,现在还有电脑设计,这更不能用,一定要用自己的想法创意。所以,在创作时,艺术家们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一周不和人说话,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但其实,只有这个时候,脑子才是清晰的,思维才是灵敏的,才是艺术家真正的样子。
艺术家还喜欢“自讨苦吃”,从来不求一帆风顺,反而生活或创作中的失败和痛苦,能激发灵感,打开创作的大门。所以很多顶尖的艺术作品,往往都诞生在艺术家最“痛苦”的时候。
艺术家更重要的是要有童心,有初心。现在社会节奏快,艺术家要自己慢下来,弃热闹,喜清净,和自然对话,和自己对话,保持清晰活跃的思路。我自己是比较排斥网络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更新又快,艺术家不应该被信息带着走,还是要沉浸在专业上,多学习传统文化,把自己“泡”在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保持创作的初心。
总之,艺术家要出好作品,就不能是个“凡人”。

把根雕做成一件能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

把根雕做成一件能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 将根雕这门艺术做到极致,做成一件能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让它造福一方,是我一辈子的心愿,创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的目的也在于此。
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于2002年开放,2013年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已拥有大型系列根雕作品2万余件(套),其中最大单件作品重达40余吨。我认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有两个任务,一个是保存、展示、宣传开化根雕艺术,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根雕,通过根雕认识开化,认识中国传统技艺,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另一个任务是通过文旅融合,将根雕产业与休闲旅游、国学文化、传统技艺、电子商务等结合起来,以“根宫佛国”辐射整个根缘小镇,助力开化的根雕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开化文化、经济的繁荣。
我一直说,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是我要留给社会,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这句话一直激励我不能停歇,坚持创作,不断前行。能留下遗产,传播文化,回馈社会,我想,这是作为艺术家应该为家乡,为社会贡献的力量。

根雕传承要‘知难而进’

根雕传承要‘知难而进’ 根雕传承目前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根雕是门传统手工艺术,需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三年五载无法出师,要长期刻苦学习、磨练技艺,没有吃苦耐劳,潜心专研的精神学不成。
根雕也是门艺术,其内涵博大精深,这要求手艺人知识广博,有一定思想沉淀,还要有美感,所以不是随随便便会点手工,懂了点技术都能做好根雕。
门槛高、出师难,这是大部分传统工艺在传承上的“通病”,但传统工艺不能丢,再难也得传下去。
我认为,首先手艺人、传承人自己要不断地提升技艺,专研作品,尝试创新,同时还要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内外兼修。其次,技艺传承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政府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作为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论从宣传、建设上都要作手艺人、文化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近年来,推动根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也为之做了些努力。创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院校合作开设“国际根艺学堂”“谷青班”等,为社会培养根雕人才。同时,根宫佛国园区内打造的“神工天趣园”“‘醉根杯’中国根雕现场创作大赛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雕专业委员会”等,把从事手工艺的人才专家汇聚,为根雕专业的大师、优秀人才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根雕艺术创作的新进程,增强根雕社会影响力。

让开化根雕与世界艺术接轨

8月底,我将和开化县相关领导一起带着根雕去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我认为,此次开化根雕能与世界艺术接轨,对于根雕,对于开化都十分有意义。
这次开化根雕亮相威尼斯电影节,是开化根雕走向世界,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与途径。通过这个国际平台,让全世界的人认识开化根雕,了解中国的根雕文化,非常有意义。因此,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关于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的资料,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小型根雕作品带到电影节,让现场的嘉宾和全世界的观众都能更好的了解开化根雕,了解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了解中国根雕艺术。
同时在威尼斯电影节中,也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展,世界各地的艺术将在这里大放异彩,通过交流学习,会对开化根雕未来的格局、视野、创新,提供新的灵感和方向。也希望海外的艺术家能够有机会来开化,来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寻根探源,研学交流。
上一篇 : 李志高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病区主任 预防乳腺癌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起
下一篇 : 谢晖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奋力谱写云南“三农”跨越发展新篇章

中医名人>>更多

乡村振兴在行动|

走遍中国网...

智慧大脑显本领

走遍中国网...

生态环境部:“十

走遍中国网...

《走遍中国》杂志社: 走遍中国网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环球财讯中心A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京)
电话:010-62769709 :联系:手机:13295519194· QQ:958182037 闻名传媒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走遍中国》杂志社:2015  www.zbzgw.cn 走遍中国网 ,技术支持:合肥海风  备案号:皖ICP备2025079647号-1